大家都知道,定期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同時可以消耗熱量,促進新陳代謝,但你知道嗎? 近期一篇研究指出,定期運動改變你脂肪儲存的部位,減少內臟脂肪的堆積,而把多餘熱量轉變成對健康傷害比較小的皮下脂肪。

在 Nature Metabolism 上的一篇新研究表明,與不運動的超重和肥胖人群相比,定期運動至少兩年的超重和肥胖人群皮下儲存脂肪的能力更強,換句話說,定期的長期運動可以改善身體儲存脂肪的方式。
皮下脂肪是位於皮膚下的軟脂肪,通常被認為比內臟脂肪危害更小,內臟脂肪聚集在腹腔深處並包圍肝臟和腎臟等內臟器官,具有荷爾蒙活性,可能導致血脂異常,並且容易形成血栓,更可能會增加胰島素阻抗並增加糖尿病風險。

但該篇研究的規模較小,只研究了 16 名運動的人,以及 16 名沒有運動的人,可能會需要更多相關研究作深入探討。
營養師柏辰指出,對於超重或肥胖的人來說,減肥目標主要是減少體內的總脂肪儲存,而非脂肪部位,但若可以同時透過飲食控制、運動,關鍵營養品補充,可以同時減少總脂肪儲存量,並調整脂肪儲存部位的話,那就更好了!
營養師柏辰也建議定期的運動和活動納入日常生活當中,即使是工作忙碌,但每週只需要抽出短短時間,或是週末進行一些鍛鍊也比完全不鍛鍊要好。此外,現代人肥胖的來源主要是壓力,盡可能找到紓壓方式,搭配充足的睡眠,減少科技產品的使用,避免孤立和孤獨,並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