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表在《JAMA Network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英國研究人員分析 8,268 名居住在社區的 50 歲或以上的英國成年人,從 2002 年至 2003 年到 2018 年至 2019 年,追蹤時間長達16 年,研究開始時平均年齡為 64 歲,55% 是女性。研究發現,憂鬱症較嚴重的人會加速記憶喪失,反之亦然,顯著的記憶喪失會導致憂鬱症狀的加重;簡單來說,兩者會交互影響。

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雷同,但更具體證實記憶能力與憂鬱症之間的交互影響。營養師柏辰指出,因為兩者的前額葉皮質和海馬迴的活動相似,以及都會受到神經傳導物質所影響,包含: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前額葉位於大腦前方,負責整合感官訊息,透過理性邏輯思考,主導解決問題、分析事情與執行能力,並與杏仁核之間有神經聯繫,可以調節杏仁核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憂鬱也是一種情緒反應)。

記憶能力與憂鬱症交互影響的原因如下:
- 在憂鬱症中,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會損害突觸可塑性,而突觸可塑性對於學習和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
- 血清素參與情緒和認知的調節,其缺乏會導致海馬迴神經發生減少,而海馬迴是記憶鞏固的關鍵大腦區域
- 憂鬱症經常伴隨的高皮質醇濃度的威脅,而高皮質醇又會扼殺海馬迴神經元
- 憂鬱症會導致失眠,剝奪大腦在深度睡眠時進行的關鍵記憶鞏固
營養師柏辰補充,很多人常常把憂鬱症跟癡呆症搞混,但該篇的科學家指出,憂鬱症可被稱為『假性癡呆』,與神經退化性的失智症不同,因為其腦細胞已死亡且不可逆,而假性癡呆的憂鬱症,只是腦細胞較不活躍,但仍有機會可被重新活化。

以下是減少癡呆的幾個大方向建議原則:
- 均衡營養
- 適度運動
- 維持良好睡眠品質
- 維持穩定情緒及良好的紓壓方式
▲想了解更多,請點選:運動的孩子,不憂鬱不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