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顧問公司 We are social 在2023年針對台灣數位使用概況調查結果發現,高達 95% 民眾都有透過手機上網的習慣,而且平均每日花在 YouTube、Netflix、LiTV 立視、LINE TV……等串流平台的時間,已經突破了 1 小時 19 分鐘,佔了每日觀賞影視時間的 47.9%。
國外研究指出,透過智慧型手機持續存取社群媒體,意味著我們的大腦會受到大量刺激,神經元一整天都在放電,導致我們大腦的神經結構發生變化,營養師林柏辰指出,持續使用社群媒體,會改變三個重要關鍵的大腦結構、功能和認知發展
注意力
持續處理不斷湧入的數位資訊時,像是應用程式提示、通知等訊息,都會爭奪大腦注意力,使大腦處於持續的多任務處理狀態,從而阻礙了我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並縮短了注意力持續時間,進而可能會導致大腦中與保持注意力相關的部分開始萎縮
記憶和資訊處理能力
記憶是人類認知的基本組成部分,使我們能夠儲存和檢索過去經歷的資訊,但這幾年的研究表明,長時間接觸社群媒體可能會影響記憶形成和回憶能力,除了上述說的注意力會衰退之外,因為網路太過方便,輕鬆存取線上訊息,個人往往嚴重依賴數位設備來儲存和檢索資料,降低對主動編碼和回憶過程的需求減少,阻礙新記憶的有效儲存
社交和情緒反應力
營養師柏辰指出,人們已經會因為想在社群媒體上展現理想的自我,而感到額外的壓力,不遺餘力地拍照只是為了社群媒體的使用,讓人上癮,持續追求每個讚或正面評論,讓大腦產生一點多巴胺,從而在大腦中創建獎勵通路。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種誇大的自我表現會延續比較的循環,並且常常導致不足和悲傷的感覺
營養師柏辰建議以下四招,天天執行,有助於擺脫『數位依賴症』,以及『數位健忘症』
- 設定具體的時間限制:分配專門的時間使用社群媒體,減少過度使用,一方面降低依賴,一方面也可避免眼睛疾病
- 關閉不必要的APP:減少接收雜亂訊息,只選擇自己真正所需要的通知訊息即可
- 擁抱實體活動:定期參與實體活動,例如登山、閱讀、密室逃脫或運動,多樣化的實體活動有助於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
-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建立一致的生活習慣,限制睡前使用3C,不僅可以維持足夠睡眠品質,也能促進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