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指出,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20%),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持續提高,預估於2039年突破30%,至2070年將達43.6%。更令人擔心的是,台灣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臺灣預計只需花費7年的時間,比日本還快,堪稱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


根據國發會統計顯示,台灣目前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4.4歲,到2030年時將快速提高至48.4歲,2050年時更將高達56歲;老齡化將帶使企業不得不面臨勞工短缺的問題,社會也將面臨國民身心健康問題,營養師林柏辰提醒,要提早注意家中長輩是否有「老年衰弱症」。

老年衰弱症不是疾病,而是一個臨床表徵,代表老人家處於一個失衡的健康狀態,如果遭受外界壓力,會比正常老人更難以維持身體的恆定,進而導致後續的失能、跌倒、骨折、住院等不良健康結果的發生,不但會增加整體醫療花費也會加重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為了照顧好家中長輩,營養師林柏辰針對三招關鍵,輕鬆對抗『老年衰弱症』

預防肌少補蛋白

肌肉質與量的減少是身體發生問題的警訊,肌少症容易引起體力衰弱、身體功能的減退、抵抗力降低;因此,在身體器官系統生病的時候會產生更多的併發症。健康的老化與蛋白質攝取每天近 1.2 公克/公斤,熱量 25~30 大卡/ 公斤有關,可預防肌肉量的減少

保密防跌要注意

維生素 D 與鈣質的補充也 是老人營養狀況監控重點,每天喝兩杯牛奶或多吃綠葉蔬菜與黃豆製品是必要的,同時,鼓勵老人適度活動更是保留骨本最佳方法。

健康大腦好靈光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認知功能改變也與營養狀況互為干擾,根據「台灣地區老人營養健康狀況調查 1999-2000」顯 示老人維生素 B6 及維生素 E 的攝取量僅達建議量六到七成,猜測可能與老人失憶、中風、貧血、冠心病有密切關係,鼓勵老人多樣化飲食如選用全穀類(小麥胚芽、糙米麩、麥 片、豆類)、蛋豆魚肉類、堅果類、蔬果類等食物,能夠攝取到豐富的B群來源,打造好活力,更打造好腦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