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例子是營養師@endocrinenutritionist 發布的一段TikTok 影片。在影片中,她聲稱低蛋白飲食有助於瘦身,並指出人類母乳中僅含有 6% 的蛋白質,而在生命的前六個月,人類的體型會增加一倍。

專家指出,踢爆這是錯誤言論,母乳的營養成分含有 1% 的蛋白質,而不是 6%,而且2020 年對社區老年男性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低蛋白質攝入量與健康風險的增加有關,顯然越來越多的網紅在網路上傳播許多錯誤訊息。


營養師柏辰指出,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的任何潛在好處,都可能被肌少症風險抵消,肌少症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和力量逐漸喪失的疾病。而目前主流專家建議攝取高蛋白飲食有助於瘦身,其科學原理是高蛋白飲食可以促進飽足感,在減肥過程中保持肌肉量,並增加攝食生熱作用,有助於維持體重

當然,如果是食用水果、蔬菜和全穀物代替富含蛋白質、熱量密集的食物,的確有可能出現低蛋白飲食可能會因熱量攝取減少而有助於瘦身的推論,但不全面客觀。這與任何其他限制性飲食一樣,低蛋白質飲食最初可能會導致體重減輕,是因為熱量攝取較低所造成,但營養師柏辰補充肌肉量的損失最終可能會降低新陳代謝,並在停止節食時導致體重反彈。


蛋白質對於提供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至關重要,低蛋白飲食可能會導致維生素 B12、鐵和鋅等營養素缺乏,也會損害免疫反應。根據衛生福利部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蛋白質建議量為成人每公斤體重1.1 克,70 歲以上老人與80 歲以上老人每公斤體重1.2 克。請特別注意,蛋白質對於生命至關重要,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 0.8 克蛋白質

另外,針對蛋白質的來源,營養師柏辰給予簡單口訣,沒有腳比兩隻腳好,兩隻腳比四隻腳好,一般人建議混合植物和動物蛋白質,貧血對象以紅肉為優先。

想了解更多,請點選:小腿圍少於33公分,恐有肌少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